2023年7月1日上午,受williamhill威廉希尔官网的邀請,日本福井大學陳競鸢教授做了題為“受納米技術啟發雙電層電容概念”的報告。williamhill威廉希尔官网、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環境學院和數理學院部分師生參加了報告會,邀請了比利時哈瑟爾特大學楊年俊教授作為特約嘉賓。
首先,williamhill威廉希尔官网黨總支書記左小華對陳競鸢教授作了隆重介紹,包括其研究方向、學術貢獻和國際學術和友好交流合作。

報告會上,陳競鸢教授介紹了他們課題組多年來在納米電極、無鹽電解水、雙電層電容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介紹了在納米電極作為探針時,發現納米區域反應的特異性可以解析為包括菲克第一定律延遲的現象,闡明了擴散的延遲反映了離子傳導的延遲,并開發了可以直接檢測動态行為的測量方法;在電解水分解産生氫氣和氧氣實驗中提出了無鹽電解條件;在電活性物質溶液中快速循環伏安法掃描時發現氧化峰電流偏低,從理論角度揭示了是由充電電容引起;在氫氧根離子溶液中,發現快速循環伏安掃描峰電位負移,用實驗驗證了氫氧根離子氧化産生雙氧水。在報告會上,陳競鸢教授就電化學方面的成果與師生進行分享,并與師生們積極互動交流。與會師生紛紛表示受益匪淺,拓寬了師生的視野,激發了師生們科研興趣。
陳競鸢教授簡介:1982年畢業于天津科技大學,1996年獲日本福井大學博士學位,師從青木幸一教授。從事解決“電化學的基礎問題”的研究。曾擔任金澤大學理學院講師,猶他大學化學系訪問學者。之後,回到日本,在福井大學任副教授,并于2017年晉升為應用物理學正教授。2023年被授予榮譽教授。緻力于界面物理和基礎電化學方面的教育和研究工作。在國際主要期刊發表論文112篇。共接收留學生85位,其中75位來自中國。曾任日本極譜學會理事、國際期刊Journal of 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客座編委、Electrochem編委,曆任環太平洋科學會議的2015年和2021年度電化學分析研讨會的組織者,是日本基礎電化學領域的主要研究人員之一。
楊年俊教授簡介:2005年獲日本國立福井大學博士學位,師從青木幸一教授;2005-2008年先後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立大學、日本國立産業技術綜合研究所從事博士後研究;2008-2014年就職于德國弗勞恩霍夫應用固體物理研究所,任高級研究員。自2014年起在德國錫根大學材料工程研究所工作,任納米材料課題組組長。2020年獲得材料科學及表面工程方向的教授資格。2023年3月起擔任比利時哈瑟爾特大學化學系及材料研究所(IMO-IMOMEC)電化學及催化方向教授。主要緻力于功能材料合成及其電化學基礎與應用研究。持有國際專利多項,出版專著多部,發表論文多篇。曾擔任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Accounts of Materials Research、InfoMat、Small、Carbon、Nanoscale等雜志的客座主編,是Scientific Reports、Materials Lab等雜志的編輯,是Carbon、Diamond and Related Materials、Nano Research Energy(納米研究能源)等雜志編輯委員會成員,是Hasselt金剛石國際研讨會、金剛石及碳材料國際會議的委員會委員。曾在歐洲材料學會(E-MRS)年會組織召開國際會議多次。(汪召豪 楊歡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