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hsdcw.com/daymap/index1.asp?bzday=2011-9-9&bz=hsrb&bm=4#
校園裡的愛心接力 |
楚網黃石新聞網(黃石日報)□ 見習記者 董浩
“去哪裡繳費?寝室怎麼安排?怎麼辦理飯卡、手機卡?……”最近我市各大高校陸續都在迎新,對于未知的大學生活,大一新生們一定會遇到很多疑問和困難。“遇到困難怎麼辦?”“有困難找志願者。”這是新生普遍的共識。千餘名志願者們用自己的行動讓新來的學弟學妹們有了家的感覺。6日,記者走訪了幾位志願者,聽他們講述迎新背後的小故事。 “這是回報接待過我們的學長、學姐” 理工學院化材學院預備黨員毛俊明是一名站點志願者,做接待服務,不斷有家長或學生過來咨詢。“請問學校裡面有沒有可以辦理銀聯卡的地方?”一位家長和學生過來詢問。“有,沿着這條路……”毛俊明一邊用手比劃,一邊耐心地做着說明。但家長和學生畢竟對這裡還很陌生,聽得很認真卻還是一頭霧水,毛俊明就幹脆帶他們過去。“我去年進校的時候也是這樣,學長、學姐給了我很多的幫助,我們現在相當于是在做愛心接力。”找到銀行卡辦理點後,當家長感謝毛俊明時,他這樣回答。 “呵呵,真熱,連喝5杯水都不解渴。”另一名志願者蔣俊超在送走他這天獨立幫助的第十位新生後,一臉通紅,滿頭大汗的他在迎新點的飲水機旁一口氣喝下了5杯水。“我來幫您提個包。”這是他今天說的最多的一句話。“雖然有點累,有點辛苦,但是能把學弟學妹順利送到宿舍就很有成就感,心裡蠻踏實,全當是回報以前接待我們的學長、學姐。” “爸媽今天走了,我明天也要做一名志願者,迎接來報到的新生,反正報到的程序我都已經很清楚了。”剛剛報道完畢的王強迫不及待的想要接過學哥、學姐的愛心接力棒。 “這是我的大學生活指南” “騰龍三樓的炒花飯很給力。義城二樓的刀削面是一絕。大門對面的小吃街是我經常去的地方,有一家東北煎餅點很有特色,老闆是東北純爺們……”大三的譚明龍正在給新生發放自己寫的大學生活指南。記者看到,生活指南以衣食住行為線,用當下流行的網絡語言幽默生動的解答了新生們将在入學期間要遇到的生活問題,每條内容還細心地給多個提醒。 拿到指南的新生們直呼給力。“這個指南太好了,面面俱到。學長真是太有才、太貼心了。強烈建議把指南夾在明年的通知書裡。” “再熱再累也要HOLD住” 從9月2日開始,一直到軍訓完畢,肖建軍注定要做一大堆大事小事。5日、6日是黃石理工學院2011級新生報到的日子。這一個月時間,肖建軍與其他志願者一起都在為迎新工作忙碌着。“就算溫度再高,身體再累,也要把迎新工作做好。再熱再累也要HOLD住。”這是肖建軍對自己的提出的要求。 肖建軍今年20歲,是黃石理工化材學院的一名大三學生。從9月2日正式上崗開始,他已經連續工作了4天。7日下午兩點多,記者見到肖建軍時,他正在與幾位志願者一起,檢查安裝學生宿舍裡的各種指示牌。“這幾天的工作就是檢查學生宿舍和教室等地方,看看還有什麼東西需要準備和補充整修的。” 肖建軍說,因為迎新是一個很龐大的“工程”,大事小事都有,内容也比較雜。“這兩天大規模的迎新工作完了後,我們還會一直給學弟學妹們提供幫助。讓他們盡快适應大學生活。”
|